每四年一次從奧運會大家最關心的,除了金牌得主誰外,還有男子體操、跳水、游泳的運動選手。不知何時開始,身邊的朋友不論男女,大家都開始注重身材。不論是飲食抑或運動上,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,各自尋求保持身段的健康方法。男的追求六塊朱古力,女的追求馬甲線。
以前也許只有「健美先生小姐」才會有健身會藉。現在連鄰居的大學生、樓下看更阿伯、辦公室的OL,可能上健身室比你還要密。運動與健身,兩者感覺上都是鍛練身體的好方法。可是自從我了解到健身的好處,我才發現運動和健身是有所不同的,長年累月的運動反而會勞損身體的不同部位,所以我身邊很多打籃球排球踢足球的朋友,到了某個年紀再也不能回復昔日球場上的狀態。
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有去健身房的習慣,可是我對健身房的印像不太好,總覺得人很多,輪候時間又長,同時又怕被推銷健身Package,所以一般都是在家裡自學,偶爾去海邊跑步,所以效果就一般。幾個月前開始認真地接觸健身這回事,剛好朋友的體育老師開設了一家私人的健身中心 Sci-Fit,過去連續幾個月都有健身,一星期三次的鍛練,針對性根據我的體型和肌肉比較做練習。
私人教練的好處可以確保做健身的動力及姿勢正確,不至於會拉傷肌肉或錯誤地使用器材。健身可以令身體更健康,亦可以治癒傷患,因為他們除了提供健身課程,亦有物理治療師在場,透過健身治療身體上的毛病。
別以為健身是年輕人的專利,有一次遇到好幾個長者在健身室跟教練鍛練身體,他們不是要變成「大隻佬」,主要是強化背和腿的肌肉令身體更靈活。
習慣了健身的生活後,我發現精神、體力和體型線條上都有顯著的改善。其實做GYM並非一味谷肌,重點是提倡健康生活方式、促進身心健康為前提,有教練的協助下,他們會注重全身核心肌群訓練,以健康及實用為本,我的要求只希望有基本的線條,包括胸肌、腹肌和二三頭肌(非常期待有成果的一天)。現在的我只要兩天沒有去健身,全身都感覺不對勁,所以別等了,真正鍛練者往往在別人還在說的時候,就已經默默開始了。
Sci Fit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ci.fit.3
Address: Causeway Bay Henry House 11/F